行業新聞

抱樹燈 解鎖景觀照明新玩法!

生活在城市的鋼筋樹林中,生活節奏也日益緊張、繁忙,這使得人們更渴望靜谧舒适,溫馨雅緻的自然環境。應運而生的是城市綠化、公園、自然旅遊景點越來越受人們喜愛。

  而景觀照明和文旅照明的日益火熱,也使得越來越多樹木都在晚上“亮”了起來。我們常見的,大多是在樹木周圍安裝一些投光燈。但你不知道的是,除了投光燈,竟還有一種“抱樹燈”可以用作樹木的景觀照明?


  抱樹燈的誕生:源于“抱柱”

blob.png

金隆研發的第二代抱樹燈

  抱樹燈,正如它的名字,主要是用作樹木或是柱狀物體的景觀照明上。為什麼叫“抱樹”呢,因為它的形狀,正好是設計為可以環繞樹幹的空心圓柱形,安裝在樹幹下,就像擁抱着樹的樣子。

  這個具有創意的燈具産品是廣州市金隆燈具廠有限責任公司(下稱“金隆”)首家研發和推出的。抱樹燈正是誕生在金隆的産品設計團隊手下。

blob.png

金隆技術總監陳振文

  為什麼會想到“抱樹”這樣的創意呢?陳振文稱,其實抱樹燈最開始是用作“抱柱”的。研發這款燈具最初緣于2012年的一個項目,當時一位客戶需要打造城市中的樣闆路,想要把路燈的燈柱打亮,同時還要整潔漂亮。于是金隆的團隊就有了這個産品的設計想法:像護欄一樣安裝在燈柱下,整齊、美觀,光照效果好,第一代抱樹燈就這樣産生了。

  這個項目取得了成功,抱樹燈的效果相當不錯。金隆團隊想到,照燈柱畢竟還是少數會出現的情況,應用範圍會很小,那麼除了路燈,它還可以照什麼呢?答案自然就是樹了。金隆團隊嘗試了用這款燈具來給樹打光,結果效果是好的,于是這款燈具便正式定義為抱樹燈。之後金隆還開始做抱樹燈的RGB顔色,以滿足如一些旅遊景點需要顔色變化的需求。


  抱樹燈的進化:融于自然

  2017年,綜合考慮了第一代抱樹燈的不足後,金隆做了一系列的改進,最終推出了第二代抱樹燈。“有一位客戶之前就提出讓我們改進一下,推出新款。”陳振文說,“後來我們把第二代抱樹燈的設計圖和效果圖給他看,他直接就下單了3000多套燈具。”

微信截圖_20180420173448.png

抱樹燈的照明和安裝效果

  第二代抱樹燈改變了産品外觀,籬笆栅欄的外觀設計更易融入自然和美化環境;燈具模組可自由組合,1/4圓模組設計,使燈具應用更加靈活多樣化;具備雙重防眩光功能;燈具初次安裝後,随着樹幹的生長,可通過伸縮裝置調節到适合樹幹大小的直徑,解決了樹幹會生長變大的問題,無須重新做工程、重新買燈。安裝也隻需把插泥件插入燈體并打入地面鎖上螺絲,非常便捷。


  抱樹燈VS投光燈 到底怎麼“抱樹”?

  這樣的設計,在實際的樹木景觀照明中又有什麼優勢呢?陳振文介紹道,一般來說,要均勻地打亮一棵樹需要四個投光燈,而使用抱樹燈隻要一個即可。金隆對比過用同樣功率、同樣色溫的兩種燈照樹的效果,一個抱樹燈照出來的效果比四個投光燈的效果明顯要好。

投光燈(左)與抱樹燈(右)的效果對比

blob.png

blob.png

  與投光燈相比,抱樹燈的内透性會更好。若是使用投光燈照樹,一般會放置在地面,容易使得整個景觀顯得較淩亂,燈具在地上凸起也不美觀,使用立杆投光燈,則是從外側往裡打光,樹葉會遮住一些光亮,樹幹也不明顯;抱樹燈則是在下方從裡往外照光,整棵樹會更亮、更均勻,樹冠樹形清晰,尤其是打亮樹幹的效果非常明顯,夜晚容易識别,能夠畫出完整的樹幹特征,更好還原樹木外觀形狀。此外,抱樹燈包圍在樹幹下,外觀仿照籬笆栅欄的形狀,和自然環境更融合,白天看起來像裝飾物,晚上則又不顯眼,隐蔽性強。另外,兩種燈對比,抱樹燈相對不刺眼,360°防眩光,即使走近了也不會刺眼,不易對行人、司機産生影響。


聯系我們

聯系人:羅經理

手機:18022962605

電話:18022962605

郵箱:357001023@qq.com

地址:廣東省江門市荷塘鎮霞村工業區三友照明

10000部拍拍拍免费视频观看